清江浦区全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18-07-09 字体:【  】  【关闭窗口】

    长期以来,家庭收入难核查、救助对象难认定,一直是困扰社会救助规范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清江浦区民政局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全力推进核对工作。目前,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机制。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在社会救助、民生保障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在“救急难”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河街道老坝村的蒋某,患有重性暴力型精神病,离异,生活十分困难。街道多次上门入户走访,了解他家的困难程度,但由于其本人神志不清,很难了解准确的家庭经济状况,街道初步核查后及时向民政部门反映,通过核对信息系统平台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比对,发现困难情况属实。在街道的协助下,按照办理流程,及时给蒋某办理了低保,每月发放低保金并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蒋某的父母去世后不久,其精神病又开始发作,公安及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强制其入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按照“6+1”救助模式,即“一档”、“一策”“一主治医生”、“一村居(社区)干部”、“一民警”、“一监护人”和“民政救助”,对蒋某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
    家住水渡口街道合肥路社区和达雅苑杨某,离异,长期与儿子两人生活。生活主要靠杨某送外卖维持,后来因为儿子长期喊腿部疼痛入院治疗,多次辗转各大医院求医,后在南京肿瘤医院确诊为骨肉恶性肿瘤,原本残缺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街道把情况向区民政局反映,民政局立即向平台推送信息,对其家庭经济等情况进行比对,情况属实后立即组织民政救助,并反馈教育部门及时开展救助,纳入困境儿童保障。

    据清江浦区社会事务管理科负责人介绍,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指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以及家庭支出。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对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率和政府的公信力,保障社会救助工作的公平和正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继续探索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方法,全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为精准扶贫助力。(清江浦区民政局)